马说练习题详解及答案解析

马说练习题详解及答案解析

江南烟雨断桥殇 2025-01-16 莘县新城办公用品经销商行 1276 次浏览 0个评论
摘要:本文提供了关于“马说”的练习题及答案。内容包括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应用等方面的题目,以及对应的详细解答。通过练习,读者可更好地掌握文章主旨,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只是,辱:受屈辱,这句话表达了千里马被埋没、被轻视的命运。)

2、不以千里称也。(以:用,这句话意味着这匹马不被认为是千里马。)

3、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怎么,这句话表达了对于马能否奔跑千里的质疑。)

4、虽有千里之能。(虽:虽然,这句话暗示了这匹马虽然有潜力,但未能充分发挥。)

5、食不饱。(饱:充足,指马的食物不足以满足其需求。)

6、其真无马邪?(其:难道,邪:吗?表示疑问,暗示对于是否存在真正的千里马的疑问。)

7、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它的,表示不确定马的奔跑距离。)

8、不以道而得之。(道:正确的途径或方法,这句话表示不通过正确的方法获得的东西。)

马说练习题详解及答案解析

9、策之不以其道。(策:驱使马的方法,不以其道:表示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驱使马。)

10、执策而临之。(临:面对,表示面对马匹时采取的行动。)

11、虽有长材智。(材智:才能智慧,这句话表示虽然有才智的人,但可能无法充分发挥。)

12、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欲:想要,等:相同,表示想要与普通马相同都难以做到。)

13、宜牖进之以学。(牖进:引导鼓励,表示应该通过引导鼓励的方式来促进学习。)

14、其必曰:“天下无马。”(其:大概、或许,表示可能有人会宣称天下没有真正的千里马。)

翻译下列句子。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有了伯乐这样的识才之人,然后才会有千里马被发现和认可。)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良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方法驱使它,喂养它又不足以充分发挥它的才能。)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不识人才啊!)这些句子的翻译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马说练习题详解及答案解析

三、阅读理解,阅读《马说》一文,完成下列问题。

(一)“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说明了什么?

答:这句话揭示了千里马食量巨大的特点,暗示了饲养千里马的困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和赞美,这句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才被埋没、被忽视的现象。

(二)“策之不以其道”中的“策之”是什么意思?“不以其道”说明了什么?

答:“策之”指的是驾驭马的方法。“不以其道”表明有些人使用不正确的驾驭方法对待千里马,暗示了当时人才使用的不合理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不合理人才使用方式的批评和不满。

(三)“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说明了什么?

答:这句话表达了千里马因缺乏良好的饲养条件而无法充分展现其才能的问题,作者通过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中人才被忽视和埋没的现象,表达了对人才的同情和对不合理人才制度的批判,这也提醒人们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注。

四、作文训练,以“伯乐相马”为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略)这部分需要您自行撰写,可以围绕伯乐相马的故事展开,谈谈对于识别人才、培养人才等话题的看法。

五、拓展延伸阅读下面一段课外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略)这部分需要您提供具体的文言文段落,然后才能根据您提供的问题进行回答和解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莘县新城办公用品经销商行,本文标题:《马说练习题详解及答案解析》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Top